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“房地产旅游”没多大市场?

发表于2010-03-22
有一位富裕的旅游者张女士到美国旅游,顺便考察美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,要想购买一处美国房产。她听有关专家分析,持续一年有余的全球金融危机,让美国人过去引以为自豪的房地产正在缩水,这是一次海外投资房产的机遇。

全球金融危机中,时常听说专家们举出许多实例,证明中国正在飙升的房价已经超过了美国的房价。例如,美国西北部爱达荷一套95平方米的公寓,售价仅10.2万美元,折合人民币不到70万元,均价为每平方米6000多元,另有免费赠送的100多平方米的花园。现在北京、上海的公寓均价为3500美元,土地使用期限为70年,而在洛杉矶最好的学区圣马丽艾诺,一栋独户房子每平方米约为2600美元,并且拥有永久土地所有权。再如,宾夕法尼亚的匹兹堡(中等城市),一栋四间卧室、两间卫生间、双车车库的独户住房,大约20万美元,仅为中国大都市市郊同类房产的三分之一。由于美国房产市场的危机和银行收楼的激增,导致大多数房产打折30%至50%。于是某些人便高唱起“房地产旅游”的调子来了。

这或许对于看好海外置业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,甚至对于很多亟须住房或改善住房的人们具有诱惑力。既然美国的房价比中国的房价低,何不到美国去买房呢?但是,且慢!即以上述美国西北部爱达荷那套95平方米的公寓来“说事”,价格虽“低”,毕竟是70万人民币哪!对于在温州开着自己的公司、资产千万元以上的张女士来说或许只是“小菜一碟”;但对于国内绝大多数亟须住房或改善住房者来说,谁又能一下子拍出如此数字的现金呢?难道让中国的购房者远涉重洋,到美国去申请住房“按揭贷款”吗?退一万步说,美国银行即使同意中国公民到美国去申请住房 “按揭贷款”,那么中国公民购买美国房子后如何实现居留与职业的对接呢?极少数青睐“海外置业”的投资者,在美国购房或为“度假”,或为“待价而沽”。为自住之需的购房者,绝不可能有70万人民币乃至更多的资金“压”在那里。所谓与“旅游”结伴的“海外房地产”市场,对于中国99%的购房者只是美丽的“梦想”而已。这种“推介”毫无实际意义。

国人到底“聪明”。推介“×国游+购房”没有多大市场,那就在国内推介“旅游+购房”罢。这当然要现实些。但即使某几个比较成功的案例,如杭州“宋城”,海南琼海、文昌等地,那也是只为少数富人服务的。试想,在那些国内外著名景区景点建房,其规格绝不可能平民化。休说“草根”民众,即使对于近年来“崛起”的“中产阶层”而言,也绝对是望而却步,不敢问津。那只能是少数富人的度假别墅或者高级酒店。试问,这类“房地产旅游”的市场能走多远呢?要想让这类市场“兴旺”起来,只能是买得起几万元、十几万元直至几十万元一平方米豪宅的“超级富翁”越来越多,但现实的两极分化只怕是越来越严峻罢。至于最近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“威海银滩海景房”之所以引来社会上下一片哗然,盖因它是一个“美丽陷阱”!

发表于2010-03-22
旅游+购房
发表于2010-03-22
应该挺大的
发表于2010-03-22
“美丽的梦想”
发表于2010-03-22
做大了,就是大市场!
发表于2010-03-22
有心,就有市场
发表于2010-03-23
我们要以美国的房地产为界限。
上一页|1|
/1页